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坏人,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犯罪分子,或者小人。坏人的形成,更多的与后天的因素有关。包括欲望——欲望是本能,过度追求欲望就形成做坏事的动机;贪婪——对物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攀比——虚荣心致使人们跟其他人攀比物质享受;还有嫉妒等,这些人性本身的弱点,自身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控制,就会使自己迈进了坏人之列。还有社会性的因素,比如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社会道德良知的缺失等等。
人有七情六欲,欲望是本能的。欲望可以让人们有动力去努力奋斗,来取得自己想要的;欲望推动了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使我们拥有了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但是有很多人,在拥有眼下所有的东西之后,就会觉得不满足,人的欲望随着环境和心理的改变而改变。而且人与人之间是有比较的,当别人的生活状况高于自己,然后就会产生不平衡心理,会想拥有更多的东西。欲望无限制,这才导致了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过度的欲望,而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这就诞生了所谓的坏人。
历史上的安禄山,可谓是十足的贪婪。安禄山原本是一个市井无赖,经常做些偷偷摸摸的勾当,后来走了一点狗屎运,被幽州节度使抓住,他又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得到了节度使大人的信任,被节度使大人认为义子,并且受到了重用,被朝廷提拔为幽州节度副使。如此职位,对于安禄山这样的混混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他的目标还在后头。幽州远离长安,每有来自朝廷的官员来视察时,安禄山总是百般献媚.吃人嘴软,这些官员们自然在皇帝面前大肆夸奖安禄山。唐玄宗渐渐对这个人感兴趣了,开始接见安禄山。安禄山装作憨直、笃忠的样子,赢得唐玄宗百般信任,唐玄宗对他毫不防备。
公元743年,安禄山已任平卢节度使,经常接受唐玄宗的接见。安禄山的“装傻”可谓是用心良苦。有一次在宫里,安禄山见到了皇太子,也不下拜。左右的人告诉他这位是储君,应该下跪。安禄山傻傻的问:“皇太子是什么官职?”唐玄宗说:“我百岁之后他接替我当皇上。”安禄山作恍然大悟状:“为臣不知道朝廷礼仪,心中只有陛下没有太子,罪该万死!”这样一来,唐玄宗更认为他非常忠诚自己。
公元747年的一天,玄宗设宴。安禄山自请为皇帝呈现一曲胡旋舞。玄宗见其大腹便便竟能作舞,笑着问:“腹中有何东西,如此庞大。”安禄山随口答道:“只有赤心。”玄宗更高兴,命他与贵妃兄妹结为异姓兄弟。安禄山在宫中经常走动,加上那时候唐玄宗已经出现老态,身强体壮的安禄山博得了杨贵妃的好感,安禄山就厚着脸皮请求做杨贵妃的儿子。从此安禄山出入禁宫如同皇帝家里人一般。杨贵妃与他打得火热,而不知情的玄宗更加宠信他,竟把天下一半的精兵交给他掌管。
安禄山一步步地掌握了足够的权利,他的欲望更加膨胀,逐渐想取代那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对安禄山的叛乱阴谋许多人都有所察觉,一再向玄宗提出这个问题。但唐玄宗被安禄山“卖傻装憨”所迷惑,将所有奏章看作是对安禄山的妒忌,对安禄山不仅不防,反而予以同情和怜惜,不断施以恩宠,让他由平卢节度使再兼范阳节度使等要职。
在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起兵叛乱。
安禄山的叛变是建立在他贪婪之上的,既得的权和钱并没有满足他的欲望,他反而得寸进尺。为了得到皇帝手中的江山,安禄山用了整整10年时间来进行“卖傻装憨”,阿奉曲迎,一步步接近皇帝取得其信任。然而,过度的欲望只能引来杀身之祸,俗话说仁者得天下,安禄山手段卑鄙,终究受到了惩罚。
孔子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开宗明义,欲望就是人们想要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类欲望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对物质需求的初级欲望,对精神需求的高级欲望,以及整个人类群体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终极欲望。所以,正常范围内的欲望是人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比如物欲、权欲、钱欲、情欲……所以,我们能够从蛮荒走向文明,可以从低级走向更高级。
然而,欲望一旦过度,一旦膨胀,就随之引来很多问题。有些人的欲望没有尽头,因为不知足,所以永远没有尽头,无穷无尽的欲望,无穷无尽的追求。而在追求自己无穷无尽欲望的过程中,无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把自己的欲望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为了统治整个世界的人民,满足权欲,这才有了希特勒惨绝人寰的杀戮。
欲望一旦成奢,人心就是欲望的奴隶。现代社会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费尽心机弄了个科长的位子,又朝思暮想处级的乌纱;辛辛苦苦才成为家底殷实的小款,心中又巴望变为百万富翁;住上三室一厅就可以了,却又羡慕别人的豪宅别墅。为争名夺利机关算尽,遇上一次夺利的机会便利令智昏……这样无止境的欲望,他们能快乐吗?天天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处心积虑,害了那么人,他们也不会快乐。就是因为这些人有过度的欲望,产生了多少个贪官,多少个压榨人民血汗的奸商,又拆散了多少对夫妻……
前不久体育界有一个丑闻闹得沸沸扬扬,美国高尔夫球手德瑞克·泰格·伍兹在2009年11月28日发生了一起车祸,之后的短短几周内,这个截至2009年世界排名首位,并被公认为史上最成功的高尔夫球手之一的体坛首富,接二连三被爆出不为人知的秘密。
伍兹,他的绰号“Tiger”的意思是“虎”,所以在中文中经常被称为老虎。他是加利福尼亚人,从小在洛杉矶地区长大。2004年10月5日伍兹结婚。作为体坛名将,伍兹的战绩显著,他经历了大大小小10多个赛季,他一共获得62个职业赛事冠军,其中46个来自美巡赛,10个为大满贯头衔。在30岁以前就能获得这么多大满贯赛次的高尔夫选手他还是第一个!
然而,车祸之后的他突然面临更大的灾难,被曝他在生活作风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被婚姻法则与道德观念约束的泰格•伍兹表现上遵循着一夫一妻制,但是背地里却格外不注意自己的品德和行为。
至于伍兹如此不检点自己行为的后果,在这里不去探讨。至于原因,不言而喻。就像中国娱乐圈类似的丑闻“艳照门”,这样的男人欲壑难填。丑闻曝光之后,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家庭和睦也产生了的影响,这些男主角他们得到的是舆论和道德的谴责。
一个人,其实无须那么多的金钱、权利、美女……只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一个有理性的人,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就不会在金钱、权利、美女等面前低头。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列火车,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当然,并不是要我们消灭欲望,而是控制欲望,要明白想要得到某一样东西,就要通过正常手段去付出,一份付出才有回报。不要有非分之念,奢求之意。要想得到市长那个位子,就努力多付出汗水;要想得到得到亿万的资产,就辛勤去创业……永远没有捷径走!通过其他投机取巧方式满足欲望的人,终究被法律制裁,被道德谴责,被社会和人民唾弃!
人性的弱点之一,饱暖思淫欲。人们经常说的,女人的衣柜永远少一件衣服。也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贪念,使得人永远不知道满足。有了豆腐吃,就想吃到肉;有了猪肉吃,又想着吃鲍鱼。贪念是人的天性,但是如果过分贪婪,对任何好东西都睁着一双贪婪的眼睛,为了得到,就会不择手段,由此坏人也诞生了。
小鹰问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
老鹰答道:“不,是人类。”
小鹰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
老鹰说:“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
小鹰恍然大悟:“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
“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
“为什么?”小鹰不解地问父亲。
老鹰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叫做贪婪。”
小鹰又问:“贪婪?贪婪是什么意思?”
“不错,我了解人类,也见识过他们内心那根贪婪之刺。你也想亲眼见识吗,孩子?”
“是的,爸爸,我想亲眼见识见识。”
“这很容易。若看见有人走过来,赶快告诉我,我让你见识一下人类心中那根贪婪之刺。”
少顷,小鹰便叫了起来:“爸爸,有人走过来啦。”
老鹰对小鹰说:“听我说孩子,一会我要自投罗网,主动落到他手中,你可以看到一场好戏。”
小鹰不由得十分担心,说:“如果你受到什么伤害……”
老鹰安慰它说:“别担心,孩子,我了解人类的贪婪,我晓得怎样从他们手中逃脱。”说完,老鹰飞离小鹰,落到来人身边。那人伸手便抓住了它,高兴地叫道:“我要把你宰掉,吃你的肉。”
老鹰说道:“我的肉这么少,够填饱你的肚子吗?”
那人说:“肉虽然少,却美味可口。”
老鹰说:“只要你不杀我,我可以送给你一件非常好的东西。那是三句至理名言,假如你学到手,便会发大财。”
那人急不可耐:“快告诉我,这三句名言是什么?”
老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款款地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但是有个条件:我在你手中先告诉你第一句名言;待你放开我,便告诉你第二句名言;等我飞到树上后,才会告诉你第三名句言。”
那人一心想尽快得到三句名言,好去发大财,便马上答道:“我答应你的条件,快告诉我第一句名言吧。”
老鹰说道:“这第一句名言便是:莫惋惜已经失去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条件,现在请你放开我。”那人放开了老鹰。
“这第二句名言便是:莫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情。”说完,它边叫着边振翅飞上了树梢,“你真是个大傻瓜,如果刚才把我宰掉,你便会从我腹中取出一颗重量达1000克、价值连城的大宝石。”
那人听了,懊悔不已,把嘴唇都咬出了血。他望着树上的鹰,仍惦记着他们刚才谈妥的条件,便又说道:“请你快把第三句名言告诉我!”
狡猾的老鹰讥笑他说:“贪婪的人啊,你的贪婪之心遮住了你的双眼。既然你忘记了前两句名言,告诉你第三句又有何益?难道我没有告诉你‘莫惋惜已经失去的东西,莫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吗?你想想看,我浑身的骨肉羽翅加起来不足500克,腹中怎会有一颗超过1000克的大宝石呢?”
那人闻听此言,顿时目瞪口呆,好不尴尬,脸上的表情煞是可笑……
一只鹰就这样耍弄了一个人。
老鹰回望着小鹰说:“孩子,你现在可亲眼见识过了?”
小鹰答道:“是的,我真的见识过了。可这个人怎会相信在你的腹中有一颗超过你体重的宝石,怎会相信这种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呢?”
老鹰回答说:“贪婪所致,孩子,这就是人类的贪婪本性!”
仅仅一个寓言而已,也是一个冷笑话。人类的贪婪,源自难以填满的欲望。听从老鹰的忠告吧:莫惋惜已经失去的东西,莫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情。贪婪的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有个老太婆得了眼病,请了一位医生给她治疗。“求你帮我治治吧,我会给你报酬的。”
“好吧,”医生说:“留下您的住址,我会每天去给您上药的。”
从那以后,医生每次来给她上药,都趁她闭上眼睛的时候,偷走她家的一件东西。
东西全被偷走了,老太婆的眼睛也治好了。
医生说:“现在,你可以给我报酬了吧?”老太婆说:“不行,我不能付给你报酬。”
医生气极了,把老太婆带到了法官那里。
“医生说的是实话吗?”法官问老太婆。老太婆说:“是的。只要他把我的眼睛治好我就付报酬。可是,我的眼睛没有治好!”
“这不可能的,”医生大喊起来,“我保证她的眼睛已经全好了!”
老太婆平静地说:“可是,以前我还能看见家里的全部东西,现在却全部看不见了。”
可怜的是这个医生,明明可以收到老太婆的医药费,可他却还不觉得满足,偷走了老太婆的东西。这样的人,因为贪婪把自己按常理可以得到的东西也赔了进去,也就是所谓的“偷鸡不成蚀把米”。毫无疑问,这个故事的结局,这位医生不但收不到医药费,很可能还会去坐牢或罚款!!
人是种贪婪的东西,特别是当今世界,贪婪更是很多人的所为,不管这人的地位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少,都具有贪婪的特性。因为贪,为官者不顾人民疾苦;因为贪,为商者见利忘义;因为贪,夫妻可以反目成仇。这个和谐的社会,也就这样混乱了!
如同欲望一样,常人也是不可避免有贪念的,“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但是,我们要知道,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算你抢过来,最终还是会失去。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贪婪是很多灾祸的根源。不要总是盯着碗里看着锅里,你想要,并没有错,但是不能用不正当手段取得。所谓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这个道理。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享自己的福,不去狂想,不去妄想,不去瞎想。否则,贪婪成性,违犯了法律,等着你的就是牢狱之灾!
古人讲:“饱暖思淫欲,饥寒生盗贼”。在社会底层,因饥寒而起盗心,引起犯罪的现象非常多。没吃的没喝的,冬天没有御寒的衣物,就有可能去盗窃。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贫富差距自古有之,经济问题就造成了犯罪原因之一。这里给大家看几个现实的例子:
例子一:
有一对农民夫妇从老家农村来到洛阳城打工。二人都只有小学文化,也没什么特长。经过好几天的奔波,丈夫找到一份临时搬运工的工作,妻子到了一家餐馆刷盘子。两夫妇的收入都非常低,连房租都付不起,就别说吃饭了。
每到晚上,二人回到租的房子里长吁短叹,想到老家交不起学费的儿子,也不知道怎么面对眼前的生活。对于一对没有文化的农民夫妇来说,当时在他们脑海里徘徊的就有一条路——偷盗。
起了这样的心,他们就开始动手了。一天,二人窜到西工区道北路的“西城量贩”门口,妻子望风掩护,丈夫用随身携带的工具将一顾客在此停放的一辆电动自行车前插锁撬开后,骑车逃离现场。
结果,这对农民夫妇很快被抓获归案。二人均被判处拘役3个月、罚金1000元。
例子二:
有两个流浪汉,我们且称之为甲和乙。两人常年在外流浪,夜宿街头,常常饿肚子。
有一天,两人实在饿得不行,其中一人就想出一个办法——盗窃他人财物变卖。于是,二人先后两次一起到当地一个汽车修理厂,趁无人看守之际,盗窃了该汽车修理厂内的一些废铁等财物,销赃得款共计人民币200余元。之后,两个人又分别单独窜至该汽车修理厂内多次盗窃财物,并将所盗得的财物分别销赃给一个废品收购店,各得赃款300余元。
又一次,两人在汽车修理厂旁的山上转移被盗财物时,被该场员工抓获并扭送到公安机。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甲、乙二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有分有合,多次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盗窃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遂依法作出判决。
上述两个例子,都是因吃不起饭而产生的盗窃行为。“饥寒生盗贼”在任何时代都是有道理的。现在很多穷困的地方民工的犯罪率很高,他们犯罪的主要原因就是“饥寒”。 他们在城里干着最艰苦、最脏、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住着最破的房子,结果到年底,该回家过年了,被层层盘剥,工资所剩无几,甚至拿不到工钱。这样的人难免做出不恰当的事来,自然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为他要生存。在现在这个社会里,一个人品再好的人,如果饿到眼冒金星,也难免会产生盗窃等犯罪心理。
然而,古代有“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没有饭吃的时候就得去干这些犯罪的事情吗?不一定。这就说明每个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自控能力很重要。从上述两个例子中,我们还发现当事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也就是说,他们意识不到盗窃导致的严重后果。所以,社会的法制意识普遍不够高。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生活还是普遍处于低下水平,但是大多数都不会饿肚子。前面我们说过,人的本性中有贪婪的因素,很多人就以“饥寒”为借口贪图享受。有了基本的温饱,就想着大鱼大肉。但是又没有条件吃大鱼大肉怎么办,那就产生了犯罪心理。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这样,必然有贫富之分。并不是要我们安于贫穷,而是在贫穷中依然要有志气,人穷志不穷,不能以贫穷为借口做那些损人利己的事情。要知道,法治社会,谁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那些人往往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越是贫穷,越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坏人,不是那么容易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