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揭示暗示的神奇力量。
2 不论在工作、学习还是教育中,都能感受到这本书对你的帮助。
每个人体内都有成为成功人士的潜力,只是有的被自己的现状所束缚,有的被层层伪装所掩埋。安于现状的人,认为有些梦想是自己不能企及的,他羡慕别人的光鲜,常常抱怨自己为何没有那样的天赋。其实上帝给每个人的东西都是等同的,在成为伟人前谁都是凡人,关键在于你的潜力能否被发掘。此时,我可以确切的告诉你的是:你以为你是谁,你就是谁。一切都会在你捧起这本书时改变。
第一章. 别和潜力捉迷藏
1、告别儿时的“躲猫猫”
2、毅力和信心酝酿潜力
3、发牌的是上帝,出牌的是自己
第二章. 人生不是穿越剧,拥有既定的结局
1、潜力需要梦想的支撑
2、人生,最可恨的就是胆小窝囊地过一辈子
3、像夸父般站起,追逐
第三章. 在寂寞中绽放
1、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2、在寂寞中飞驰的“一汽”总经理竺延风
3、享受寂寞
第四章.看你七十二变
1、光环属于过去,改变属于自己
2、有舍才能有得
3、天空才是极限
第五章.行走着的江湖
1、逼出来的天才
2、把头低到尘埃里,然后强迫自己去做
3、生活给你什么就去适应什么
第六章. 别让你的潜力OUT了
1、懒惰没有智慧
2、用潜力战胜不足
3、没有怀才不遇,只有自己不努力
第七章.别说你的朋友无所谓
1、潜力需要纯粹的朋友扶持
2、不和朋友打擦边球
3、虚心受教是在为潜力铺路
第八章 用乔布斯的眼神窥视潜力
1、潜力的童年是兴趣
2、潜力的少年是梦想
3、潜力的成年是能力
第九章迷途可以,但要记得知返
1、偷什么都别偷懒
2、别用金钱套牢你潜力的股票
3、背起背囊远离安逸
4、千万别让你的潜力迷失
第一章 别和潜力捉迷藏
第一节告别儿时“躲猫猫”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当你蛰伏于别人的脚下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时,当你不愿堪当无名的小角色时,当你玩着尔虞我诈的小把戏时,当你为了讨上级的欢心无所不用其极时……也许你会抱怨,为何自己不能做到像别人那般出色,可以呼风唤雨?为何自己没有别人那种聪明的头脑或与生俱来的秉性,让自己有一鸣惊人的底气?请停止抱怨吧,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你认为上帝没有赋予你某种潜力,能让你出人头地。亲爱的朋友,那些盘根错节的埋怨对你来说到底有何实质意义?当你对别人的风光生活心生向往时,为何不找一找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来挖根掘底,也许一下子就能掘出满满当当的潜力。既然你也有成功的潜力,却为什么总是蜷曲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和潜力玩“躲猫猫”游戏?可是你不想也不愿这样去思索,因为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我不如他们,我不是那块料,我这一生注定要默默无闻”。你徘徊在人生的路途中,总是在盘算着能不能与潜力不期而遇,却不料一个转身,潜力就与你擦肩而过了。
这就是大众的心理,思想的局限束缚着你的潜力。于是你走上兢兢业业工作的道路,过着匍匐于社会底层的贫穷或是有点小资的生活。对于别人的一掷千金羡慕不已,而你拿着小面额的银币,往地上丢顶多算得上掷地有声,还得忍着心里的哆嗦。当看着同龄人有着这样那样的成就,而你自己去一无是处时,你也只能自叹不如地说句:人家命好。可是这关命运什么事,你信命吗?那不过是你在给你自己的失败罗列的一个看起来冠冕堂皇的借口,它们只是能够让你心里好受些,好让你自己认为自己的人生就该这样了。
关于人生,我们来看一下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先来看他怎么读小学和中学,如果没有休学或者留级等特殊情况,这一阶段大致是10年。越接近高中,应试教育越是一手遮天,考试成绩第一,别的一概让路,玩泥巴、数星星、看电视、上网、读小说种种凡是不能直接兑换为分数的事情,无论孩子多么喜欢,都得自动放弃。在学校里老师这么管制他,回到家父母还是这么管制他。家长和老师,是孩子开始“社会化”时面对的两个最大的权威,一旦他们口径一致,孩子只有服从这一条路。根据心理学的说法,大概从三四岁开始,一个人的自我开始发育。如果他不是按照天性发展,而是被外在的权威强行扭转,那么孩子就会感受到一种来自外界的对自我的破坏性,那么他的潜力就会被彻底地湮没于世俗的弄潮。所以在发现自己的某些潜力前,这个孩子已经先形成了两个意识:一、自己很渺小,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二、为了权威告诉他的那个以金钱为基础的将来的“美好生活”,他必须压抑自己的大部分兴趣和爱好。
进入大学阶段以及工作后,这些东西更是被强化了。假定他顺利地考入大学了,一开始,他可能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很放松,翘课、睡懒觉、谈恋爱,每天打篮球,时间一抓一大把。但到了三四年级,找工作的压力找上门来了,当他四处递送简历而回音寥寥,筋疲力尽地从“人才市场”回到宿舍的时候,或者,他凭自己的真本事笔试过关,却在面试环节被利索地淘汰出局的时候,他一定会痛苦地发现,在这个越来越讲出身、讲关系的现实社会中,个人的努力其实并无多大用处,他再一次体验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