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过是人世间的匆匆过客,唯一有权利选择的就是,在活着的日子里,欣然承受生命的每一个赐予,坦然承受每一次伤害和磨难。
只有懂得死,才能学会好好活着,才能深深地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人生最多不过3万多天,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才能无愧于我们有限的生命,才能不白活一回。
一天,佛陀带着众位弟子站在云端俯瞰人间。他们看到世间的人们都在匆匆地前行。佛陀若有所思地问弟子:“你们说世间的人们整天都这样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敬地回答说:“佛祖,世人如此忙忙碌碌,不外乎为了‘名利’二字。”
佛陀又问:“那么要名利又有什么用呢?”
“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利可以满足肉体的欲望。”一个弟子回答。
“可那些平民百姓没名没利的,他们整天劳累忙碌,又是为了什么呢?”
“佛祖,他们是为了穿衣吃饭。”一个弟子平静地答道。
“穿衣吃饭又是为了什么呢?”佛陀接着问。
一个弟子站起身来,躬身回答道:“佛祖,吃饭穿衣就是为了滋养肉身,颐养天年啊!”
佛陀环视了一下弟子们,然后继续问道:“那这肉体生命又有多长呢?”
“佛祖,凡人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信心十足地回答道。
佛陀微微地摇了摇头说:“这并不是生命的真谛。”
另一个弟子说:“人类的生命就像草木一样,春天萌芽,冬天则枯萎。”
佛陀听了,露出了赞许的微笑,说:“你虽然体察到了生命的短暂无常,但是对佛法的参悟,仍止于表面。”
这时,又一个弟子说:“佛祖,凡人生命就像蜉蝣一样,清晨出生,晚上死亡,只不过是一昼夜的时间。”
“嗯!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体察入微,对佛法已经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是不够透彻。”佛陀说。
……
佛陀越是不断否定,弟子们的灵性就越被激发起来。这时又有一个弟子高声说道:“佛祖,其实人们的生命就像这朝露,太阳一出来,瞬间它就蒸发消逝了。”
佛陀笑而不语。弟子们继续冥思苦想起来。突然,一个弟子站起身来,断然地说道:“佛祖,依弟子看来,生命只在这一呼一吸之间。”
众弟子愕然,大家纷纷把头转向佛陀,期待开示。
“嗯,说得好!生命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之间。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精髓。所以,你们要切记不能懈怠放松,不要以为生命很长,就整天‘明日复明日’地虚度。其实生命非常短暂,只在一呼一吸之间!你们应该好好地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努力奋斗,自强不息!”
生命短暂,只在一呼一吸之间。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虚度拥有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生命中的所有,不断前进,才能不枉度此生。学会好好把握一呼一吸的生命,这就是了解了生命的真谛。
“孩子,趁着年轻,为什么不埋头苦干,成就一番事业呢?”一位长者劝告一位年轻人。
年轻人不以为然地回答:“何必那么着急呢?我的青春年华才刚刚开始,时间有的是!再说,我的美好蓝图还没有规划好呢!”
“时间可不等人啊!”长者说完,把年轻人领到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室里。
“我什么也看不见啊!”年轻人说。
长者擦亮一根火柴,对年轻人说:“趁火柴还没有熄灭,你在这地下室里随便选一件东西出去吧!”
年轻人借助微弱的亮光,四处努力辨认地下室的物品,还没等他找到一样东西,火柴就燃尽熄灭了,地下室顿时又变得一片漆黑。
“我什么也没拿到,火柴就灭了!”年轻人抱怨道。
“你的青春年华就如同这燃烧的火柴一样,转瞬即逝,孩子,你要懂得珍惜啊!”长者意味深长地说。
对生命而言,时间是它的单位,如果你把时间视为粪土,无异于糟践自己的生命,最终你只会像懒惰的乞丐一样,蜷缩在世界肮脏的一角,羡慕地看着世间美好的一切……
人生说短不短,长寿者完全能活到百岁有余;说长不长,弹指一挥间。如果直到走到生命的终点那一刻,才知道后悔所走过的人生,就为时已晚了。与其到那时后悔,不如今天多做一点,至少回首的时候苦乐参半,眼泪与笑脸并存。少一分遗憾,就会多一分回味。
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扪心自问,是否能问心无愧地说:“我把握住了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生命到底是什么?生命就像是一个括号,左括号代表出生,右括号代表死亡,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充括号中的空白,括号填满了,生命也就终结了。
因此,我们要把握好生命的分分秒秒,把生命的括号填充成彩色,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绚丽多姿、五彩纷呈!我们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体会到生存的价值,体会到幸福快乐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