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禅理和佛理为世人点亮指引生活的明灯,将告诉读者:
以生活事说法,活用到生活中去;般若作舟,在世间沉浮中找自在。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南北朝后魏时代,台山灵鹫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举行无遮斋会,不论僧家俗家,也不分善男信女、老的少的、有钱的还是穷人、甚至乞丐,都可以平等参加,饱食一餐,平等施食,适时表示佛法平等,无人我之分别。
这一天,来了一位贫女,抱着两个幼儿,后头还跟着一条狗,身无多余之物,孤零无依,来到了灵鹫寺无遮斋会现场,可是尚未到用斋的时候,又由于身无分文,但也不好意思白吃,就剪下头发聊充布施之意。
贫女对寺里的住持要求说:“我只有这些头发布施三宝了,请勿拒绝!”
主持说:“好的,那就收下了!施主是打哪儿来的呀?”
贫女答道:“从来处来。”
住持法师看她这幺回答,心里有些奇怪。
不料这个女人此时开口要求:“我还有急事要到别的地方去,能否先分一些饮食给我?”
虽然开斋时间未到,但施主的要求还是不能拒绝的。
“好的。”于是住持法印法师从里面取出三份食物,用意是让女人和两个幼儿都能饱食一餐。
但是用过食物,女人又说:“还有我这只狗,它也得吃一些东西才行啊!”
住持法师无可奈何地,又从里面搬出一些食物,勉强地交给了女人。
女人又说:“我肚子里还有小孩,也需要分一些食物来吃。”
住持法师忍不住了就怒斥着说:“你来这里求出家人布施斋食,却贪得无厌,是何道理?你肚子里的小孩根本都还没有生出来,难道说他也能进食?可是你却求索再三,滥贪美味之心,不觉得太过份了吗?”
被斥责了的贫女,这个时候就说了一偈:“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着处,致使阿师嫌。”
说完了这首偈,立刻腾身踊上了虚空,示现出文殊菩萨的德相,这时狗化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