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乔布斯一生的发展史,截取他重大历史时期及历史事件背后的闪光点,向读者揭示乔布斯人生成功背后的9个奥秘所在;
•通过对乔布斯的分析,找出读者在生活中能够借鉴到的人生哲学,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眼界,稳定心态,明悟人生,赢取成功。
十几年来,乔布斯以超人的魅力迅速感染着全世界。他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都不得不折服。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商业天才,还是艺术家、谋略家、演讲家,甚至还有人说他是魔鬼和天使的完美结合。从这些闪耀着光芒的语句中,我们不难读出一种爱慕之情,这就是乔布斯的影响力!
现在乔布斯去世了,我们能够从他的一生中学到什么?本书从乔布斯身上最具闪光点的九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这些方面对他本人,以及对我们读者的人生发展所能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目标: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
野心越大,离成功就越近
乔布斯的互联网野心
胆量有多大,成就有多大
以微小的方式改变世界
接下来:挑战微软
只要敢想,没什么不可能
一为伟大领袖的野心
皮克斯要成为世界第二
投入:热爱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
精力充沛的过好每一天
对工作永远充满期待
乔布斯的“步的冒险”
超越消费者的需求
永远处于激情“创业态”
从苛求细节开始工作
因为热爱,所以追求完美
潜力:将卓越当做自己的特质
让自己成为卓越的代名词
永远都不要设置B计划
保持卓越,无论什么环境
现在开始,尽最大努力去做
主动争取并招募更强者
勇往直前,拒绝原地踏步
练就最拿得出手的本领
一技之长不等于一项技能
执著:失败往往是因为不能坚持
毅力,是你打拼的首要资本
练就一种“死扛”的精神
总有下一个梦想在前面
能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处于困境也要面带微笑
请重视自己失败的经历
没什么,也不能没了信念
偏执的“堂•吉诃德”
坚持打响品牌的PK战
责任:做一个能撑住天的高个子
请带着责任感去生活
凡事都要有一种使命感
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
做任何事,绝不拖拉
尽职尽责地做好一件事
需要我们去做的事很多
要做就必须做到最好
成功不难,敬业就行
心态:初学者永远都在进步
初学者的心态比黄金还重要
永远像新生儿般对待世界
不要迷惑表象,要洞察实质
对事物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
怀揣初心,才能不断进取
时刻抱有强烈的求知欲
虚心地向奔驰学习
粮食并不需要自己去种植
布道:掌握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人格魅力是征服他人的利器
瞧瞧“它”美丽的屁股
一场摇滚演唱会式的演讲
幽默,永远都不会过时
最具乔布斯风格的开场白
培养一批铁杆“粉丝”
挑衅,也是一种煽动力
知人善用,才能掌控他人
谈判高手——乔布斯
乔布斯的“忽悠”术
异想:成功与人生都在于思维的跳跃
快跳出那些束缚思维的框框
创新,需要一点超前意识
口袋可以空,脑袋却不能空
苹果严重缺乏“与众不同”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创新产品
不要拖延,立刻开始创新
孤注一掷的创举:iPod
想象力永远可以继续挖掘
有多少思路,就有多少出路
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
自我: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
勇敢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
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
兴趣是最好的人生导师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不要被别人的喧嚣蒙蔽
别浪费时间在重复别人上
让职业规划见鬼去吧!
要勇于坚持自己的判断
哲学语录 每个人来到世界,就是为了追求最完美的人生,还有其他吗?
哲学释义
在世人眼里,“苹果产品=艺术品”“乔布斯=艺术家”,苹果几乎成了“完美”的代名词,而乔布斯更是用自己的完美主义哲学,影响着苹果公司的员工,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当诸多企业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试图以此抢占市场时,乔布斯却像个艺术家一般,不计成本、不计时间地“精雕细刻”着自己的“艺术品”,直到它完美无缺为止。
苹果一年甚至几年才会出一件新品,尽管在数量上无法与其他电子企业抗衡,但苹果产品的销售业绩却让其他企业望尘莫及。在乔布斯的眼中,产品要么完美无缺,要么就是垃圾;员工要么是天才,要么就是笨蛋,而事情也只有极其重要和无关紧要之分。无论遭受多少挫折,乔布斯这种偏执地追求完美的个性从未改变,甚至还将其传染给了苹果公司的员工们。
门捷列夫曾说:“追求完美是前进者最好的动力。”每个人来到世上所渴望的成功,就是为了追求完美人生。什么是成功?怎样才算完美?它们真正的定义又是什么?成功人士大多存在乔布斯般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他们做事认真、严格,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殊不知,正是由于他们具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欲望和激情,因此,才会比一般人更易获得成功!
经典案例
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在“苹果”新产品的研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在“苹果”负责Mac OS人机界面设计小组的柯戴尔·瑞茨拉夫认为,将丑陋的旧界面装在优雅的新系统上简直是个耻辱,于是,他很快便让手下的设计师做出了一套新界面的设计方案,新界面发挥了NeXTSTEP操作系统强大的图形和动画功能,但他却没有时间和资源将这个新界面植入Mac OS X之中。
数月以后,苹果所有参与OS X的研发团队,在公司之外召开了一个为期两天的会议。会上人们开始怀疑如此庞大的新系统能否完成,当最后一个发言的瑞茨拉夫演示完新界面的设计方案后,房间里顿时响起了笑声,“我们不可能再重新做界面了。”瑞茨拉夫回忆道,“这让我非常沮丧。”
两周后,瑞茨拉夫接到乔布斯助手的电话,乔布斯没有看到这个设计方案,因为他没有参加那次的会议,但是现在,他想看一眼这个时期的成功,于是,瑞茨拉夫和手下的设计师们在一个会议室里等着乔布斯出现,他一露面,随口而出的却是:“一群菜鸟”“你们就是设计Mac OS的人吧?”
一向以追求完美著称的乔布斯,十分气愤地抛出了那些字眼。设计师们怯怯地点头称是。“真是一群白痴。”乔布斯一口气指出了他对老版Mac界面的种种不满,他尤其讨厌的是,打开窗口和文件夹竟然有8种不同的方法。“其问题就在于,窗口实在太多了。”瑞茨拉夫说。
乔布斯、瑞茨拉夫和设计师们就Mac界面如何翻新的问题进行了深谈,设计师们将新界面的设计方案展示给了乔布斯,会议才算圆满的结束。“把这些东西做出来给我看。”乔布斯下了指令,设计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了3个星期来创建软件原型。“我们知道这个工作正处于生死边缘,我们非常着急。”瑞茨拉夫说,“乔布斯后来来到我们办公室,和我们待了整整一下午,他被震住了。从那之后,事情就很清楚了,OSX将有个全新的用户界面。”
乔布斯对曾经跟瑞茨拉夫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这是我目前在‘苹果’所看到的第一例智商超过三位数的成果!”瑞茨拉夫对于这句赞扬喜形于色,因为对于乔布斯而言,如果他说你的智商超过100,这就是一种莫大的认可了。
乔布斯虽不是技术人才,却是“一个技术标杆”。“苹果”新品研发过程中,那些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工程师们,常常难以忍受乔布斯的挑剔,以至于没有人可以跟乔布斯合作一次以上,然而,无论是“苹果”的技术员,还是合作伙伴都承认,乔布斯的完美主义让他们做出了远超自己能力的成果,即使那些他参与不多的产品,也会因为他的最终审核而提升水准!
智慧启迪
完美是一种境界,不是一个具体的指标性东西,它是一种态度,因为完美永远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之中,只能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在乔布斯的哲学中,“人类的使命就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他认为,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尽善尽美。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当尽可能地追求完美,并且,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否完美往往决定了你的成败。乔布斯就深知这一点,并被人称为“残酷的完美主义者”。对完美的疯狂与忘我追求是乔布斯的信念。他那近乎残酷的完美主义,给团队和合作伙伴树立了一个标杆。甚至在这种完美主义信念的推动之下,他还经常担心自己做得不够理想,因此,他说“苹果”的成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
人在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而人生中最难做到的事就是做到完美。乔布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人,就是因为他有着这种执著于追求完美的精神。我们或许不能做到像他那样的完美,但我们可以学他追求完美,更何况追求完美的过程,还可以愉悦我们的思想,锻炼我们的意志,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体现我们的才华。实际上,这也是追求完美的真正意义。
追求完美是人生中一个美丽的过程,不一定要苛求纯美的结局,重要的是我们追求的态度,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条件。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点,或者说是一种天性。如果人只满足于现状,而失去了这种追求,生活很可能就没有精彩的片段了。对事物总要求尽善尽美,能使我们愿意付出大量的精力将它做到天衣无缝,成功往往就需要这种疯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