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淡定,是一种心态,有了这种心态,人生将变得洒脱自如。
当你烦躁不安、急火攻心,抑或黯然神伤时,喝一口 “从容淡定”的良药,让烦恼烟消云散。
你的心情是不是莫名奇妙就变得很差?
你的情绪是不是会轻易失控?
你的幸福感是不是严重缺失?
这究竟是个性使然,还是修养不够?其实根本原因是生活压力过大又难以排解,最终郁结成“疾”了。这本书从感知幸福、建立快乐心境、对待得失、把控欲望、释放压力、培养爱好、宽容他人、掌控情绪、面对苦难、给予爱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如何排解不良情绪,建立良好心态的途径,从而让你拥有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一、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别人手中
二、快乐不在于占有多少,而在于我们是否有快乐心境
三、苛求太多是为难自己,不苛求生活,不苛求自己
四、“得不到”和“已失去”都不重要,知足才能幸福
五、不愉快的事情不要纠缠,保持自己的好心情
六、压力压弯的是人的自由,释放压力,轻装前行
七、没兴趣会丧失很多乐趣,用爱好填补生活的空白
八、宽容无关紧要的人,宽容伤害我们的人
九、冲动只会让事态往坏方向发展,忍耐则能赢得更多空间
十、意气用事害人害己,心平气和达成双赢
十一、高调者过刚易折万事难成,低调者韬光养晦待时而动
十二、嫉妒会蒙蔽双眼,智者让其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十三、抱怨是孤独的孪生兄弟,敞开心胸少些烦恼
十四、恐惧是捆绑心灵的魔鬼,让自己从恐惧中解脱
十五、焦虑的人难以自控,控制自己的焦虑状态
十六、心胸狭窄和幸福无缘,豁达给幸福留条出路
十七、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学会淡定面对苦难
十八、不会爱就得不到爱,用爱面对身边的人
2 施爱是一种幸福
心理学大师弗罗姆认为,并不是说拥有很多财富的人才富有,从心理学角度讲,担心损失某样东西而焦虑不安的守财奴——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都是穷困的、贫乏的。
穷人常不足,才有偶尔宽裕的满足;穷人常不顺,才有偶尔顺利的欣喜;穷人常势单,才有互帮互助的亲情;穷人常坦白,才有无话不谈的友情。更别说基于真心的爱情,奋发向上的豪情,都是所谓贫贱的穷人所独有的财富。
安守我们的“财富”,因为我们确确实实握着自己的幸福。
《麦琪的礼物》
在美国有一对恩爱的夫妇,然而他们却很贫穷。
这个家庭的主妇为了节省每个铜子儿,不得不“每次一个、两个向杂货铺、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尽管如此,到圣诞前夕全家只剩下一块八毛七分钱。深爱丈夫的主妇把这钱数了三遍,然后她开始哭泣了。因为这些钱无法为丈夫购得一件称心的“圣诞礼物”——表链,丈夫对那个表链已经垂涎已久。无奈之下,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卖掉她那头美丽的长发。
然而丈夫却非常喜爱妻子这头美丽的褐发。因为那“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奔泻闪亮”。丈夫深知爱妻为了装扮头发对百老汇路上一家商店橱窗里陈列的玳瑁发梳渴望已久。但是他同样没有在圣诞节来临之前赚到足够的钱。怎么办?为了给爱妻赠送玳瑁发梳作为有价值的“圣诞礼物”,丈夫忍痛卖掉了三代祖传的金表。
妻子的美发和丈夫的金表,是这个贫穷家庭中唯一引为自豪的珍贵财产。为了对爱人表示深挚的爱,他们在圣诞之夜失去了这两件最珍贵的财产,换来了已无金表与之匹配的表链和已无美发借之装扮的发梳。金表和美发,对这个每星期只收入20块钱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可复得的巨大财富。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他们各自得到的礼物已经派不上用场,他们煞费苦心的设计换来的只是苦涩与悲伤。但是,夫妻二人的感情更加深笃了,他们更能坦然面对严峻、贫困的生活了,他们并没有失去生活信念,他们是自信而幸福的。
想必大家都已知道,这就是欧•亨利最著名的小说《麦琪的礼物》。
在那个唯金钱万能的社会中,他们的礼物不能算作是智慧的“麦琪的礼物”。但是,他们失去了财富,却加深了人世间最可宝贵的真挚的爱情。在爱情与财富的矛盾中他们为了前者牺牲了后者。所以,作家在小说末尾留下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许多月收入不足千元的餐厅服务员迸发出欢快的大笑,但从许多似乎什么都不缺的人脸上却难得看到温暖的表情。
那些辛苦工作着的卑微的人有着令人艳羡的好睡眠,而深夜酒吧里总是坐着一些工作生活条件优越得多、可是内心孤独寂寞的失眠者。
难道上帝的公平就体现在这里?许多人自己也在发出疑问:到底怎么啦?为什么不快乐?
因为物质化生活是柄双刃剑,这种生活在不断满足各种欲念的同时,也慢慢地侵蚀着人感受最基本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