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21世纪,也许可以说中国走入了关注心理健康的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伴随着经济危机,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自然灾难及重大社会事件又不断发生,人们感受着强烈的不确定感,心理面对着巨大的冲击。压力如何疏解,内心是否健康快乐,金钱能否给人以幸福,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诸多有关心理健康问题。大学永远不会脱离社会发展,如今的大学生在拥有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在承受着不同以往的更大的心理压力,面对着更多的心理挑战,因此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这本书籍的出版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
首先,大学生面对的是充斥于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快速成功取向。那么什么是成功呢?虽然每个人的定义不同,但金钱、地位、社会名望似乎总是成功的标志,并且还是要快速成功,也就是所谓的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这种价值取向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读书学生的心态。学这门课有用吗?毕业后什么样的工作可以快速挣到钱,快速买到房子、车子?急功近利的心态常常引发许多浮躁焦虑的不良情绪,导致过高的心理压力。
其次,高期望值、高投入所期待的高回报心理。许多大学生上大学不仅仅是基于自己的愿望,还来自于父母、家人的期望,有时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期望。从出生到12年的中小学学习,至升入大学,家人投入了很多心血。因此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毕业后找到一个高收入的工作,成了不少大学生学习的目的。然而推崇全面发展的大学学习生活使不少同学开始质疑自我价值,使自信心降低;竞争激烈的就业困境,更使不少同学感到未来工作难以达到自己和家人的期望,难以将以前的高投入尽快地得到高回报。由此引发诸多迷茫、困惑。
如果说目前的大学生遇到许多心理危机的话,危机既是危险同样也是机会。有效面对心理困境,调整观念,积极有效地行动,会给同学们新的成长机会。这也是追求心理健康的过程,或者说是大学生重要的发展任务。当然,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更积极有效地生活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并不总是被动地去解决问题,积极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预防,主动地驾驭生活,也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书旨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心理健康这一主题,期望对学生能有所启示和帮助。本书强调以下几点:
1. 建立恰当的心理健康观念
其中包括:
和谐与适应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成功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是人的潜能充分发挥、走向自我实现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不是追求的结果
2.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着重心理学给人带来的精神品质,反对将心理学庸俗化
本书所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个主题,如大学生自我认知、学习心理、爱情心理、性心理、人际交往、家庭关系等,均以某一著名心理学家及其相关理论为引导,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理解人,如何理解人的心理需要,心理困扰的本质是什么,使我们可以不是肤浅地谈及心理问题。我们反对将心理学庸俗化,反对只是将其用做应对考试、应付应聘、达到所谓成功的工具,而是提倡用心理学这一人类精神世界的宝库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人的内心世界,并付之以有效的行动。特别是本书在最后一章,探讨了生命、死亡的问题,指出人们的许多困扰源于寻求生存的意义,心理健康也是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
〖BT5〗3针对大学生实际,强调时代感
2009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生命意义的思考,90后大学生如何解读各种情感关系,这些都是本书所关注的问题。本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主题上,既注重介绍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同时也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许多现实的个案进行探讨。也就是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特别注重有针对性同时又具时代感。书中的许多事例都是近几年发生或探讨的问题。
本书在语言风格上,也采取和同学交流的形式,避免说教式的表达方式。在各章行文和课后练习中,加入许多练习,并增加了自助阅读书目和电影欣赏,鼓励同学们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本书是由北京理工大学和其他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们共同完成的,书中诸多内容是大家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各章的作者分别是:
第一章,第十章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陶勑恒(南京晓庄学院);第二章,第七章李波(北京理工大学);第三章,第六章李旭珊(北京理工大学);第四章,第九章安芹(北京理工大学);第五章刘翼灵(北京理工大学);第八章孟莉(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在此特别感谢本书第一版的责任编辑孙金芳老师,她为本书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也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参与此书写作的老师均有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不管是来求助心理咨询的同学,还是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的参与,都引发了老师们许多的思考,从同学们身上,老师们也学到许多的东西,获得很多感悟,在此向这些同学表示深深的谢意!
该书浸透着每位作者的努力和一种对社会责任与理想的追求,相信本书能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很好的教科书,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此书可以用做大学和中专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材,也可以用做众多教育工作者包括心理咨询员、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的学习参考书目。
衷心希望大学生们能健康地成长,让每个人的心灵能自由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