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预告
图书排行榜
下载排行榜
钳工技能实训(第2版)
市场价:39.8 元 | |
作 者:童永华 |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 |
内容简介: | 本书根据国家《工人技术等级》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编写的钳工技能实训教材。主要内容有:入门知识、测量、平面划线、錾削、锯割、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综合练习、刮削、研磨、矫正弯形与铆接、锉配、立体划线、钻床夹具、零部件装配、模具分析与拆装、初中高级技能考核训练等基本内容,同时注重技能训练的方法及技巧。各课题按生产实习图纸、任务分析、任务准备、相关工艺分析、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等形式统一编写,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加入了任务拓展内容,书中还对一些典型课题、零件加工工艺和测量方法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介绍,并作了重点提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职、技工学校、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模具专业的教学和企业职工培训教材。 |
机械制造基础(第2版)
市场价:38 元 | |
作 者:王泓 |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根据高职机械类或近机类各专业教学实践改革,对传统的工程材料、公差与配合和机械设计基础教材重新组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总论,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公差与配合,常用机构,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系与减速器,轴,轴承,联接,机械装置的润滑和密封,弹簧和机械的平衡与调整。每章后均附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 本书可作为高职学校机械类或近机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
机械工程材料(第2版)
市场价:23 元 | |
作 者:陈文凤 |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分11章,全面细致地介绍了金属的性能、纯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纯金属与合金的结晶、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铁碳合金相图与碳素钢、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高分子材料及其他非金属材料等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职业技术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以及企业培训教材。 |
电子技术(第2版)
市场价:48 元 | |
作 者:刘阿玲 |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 |
内容简介: |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方面,是电子技术方面入门的基础课,具有自身的独立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半导体原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各种电路中的应用,数字电子技术部分结合实例着重介绍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本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类和非电类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参考书。 |
电工技术(第2版)
市场价:32 元 | |
作 者:吴雪琴 |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 |
内容简介: | 本书讲述了电工技术的相关知识,共9章,实验内容附后。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电路暂态分析、变压器、交流电动机、供电与安全用电、电工测量及10个相关实验等内容。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工科非电类各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职大、电大、夜大等各类学校使用,还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2版)
市场价:36 元 | |
作 者:张旭涛 |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分七章,另外,附有相关实验。主要内容为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原理、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与程序初步设计、单片机中断、定时与计数原理、单片机系统的扩展应用、单片机工业控制应用及相关实验等。全书在阐述单片机内部结构机理的同时,侧重于应用与实验方面的介绍。每一章后附有习题,供学生练习和复习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数控、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焊接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单片机开发师教程用书。还可为单片机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
电机与电力拖动
市场价:55 元 | |
作 者:姜玉柱 |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 |
内容简介: | 本书主要包括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直流电机原理、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变压器、三相异步电机绕组、异步电机原理、三相异步电机的电力拖动、三相同步电机、电力拖动系统中电机的选择、微控电机。全书以直流电机及其拖动和异步电机及其拖动为重点内容。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第2版)
市场价:36 元 | |
作 者:刘春 |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 |
内容简介: | 全书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测量方法的分类和选择,误差的来源和分类,检测系统的组成,传感器的概念、分类和组成等;第二章至第十二章讲述了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信号变换、测量电路以及在典型参数测量中的应用;第十三章讲解了信号调理技术、常用的信号显示记录装置、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并介绍了计算机检测系统的相关知识;第十四章介绍了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虚拟仪器相对于传统仪器的优势,讨论了虚拟仪器的硬件结构和软件体系。 本书是机电类高职高专教材,也可供相近专业使用以及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