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预告

当前位置:教育网首页 > 图书中心

排序方式
跳转到第  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

市场价:23 元
作 者:贾晓明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内容简介: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课题。本书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本质是心理的和谐与适应。运用心理学理论对大学生的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供了解决各种心理困扰的途径与方法。全书共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第三章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第四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第五章大学生的爱情;第六章大学生的性心理;第七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第八章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第九章大学生的心理困扰;第十章人生意义的追寻。本书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应用数学(下册)

市场价:32 元
作 者:周金玉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一元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三部分内容,共分为十一个模块,下册内容包括微分方程、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离散数学及数学文化等五部分内容,分为九个模块,分别是: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微分方程、拉普拉斯变换、无穷级数、数理逻辑、图论简介和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本书的基本教学时数约为110学时。可供高职院校工科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应用文写作

市场价:25 元
作 者:张俊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为21世纪高等学校“应用写作”课程专用教材,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介绍应用文的基本概念、特点、种类和应用文的材料、主题、结构语言以及应用文的写作技法;第二至第七章分别介绍公务文书、常用事务文书、科技文书、财经文书、司法文书的写作方法;第八章介绍机关办公室文书处理的一般工作流程;第九章分别介绍中文类、理工类、经济类、医学类、司法类、外语类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

文学鉴赏与应用写作

市场价:28 元
作 者:庄宗荣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注重体现语文中丰富的传统知识、人文内涵和人性关怀,分为五个专题,每个专题精选10篇传统经典名篇,试图使读者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下篇强化各种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分为五章,横跨应用写作和财经写作中的行政文书、事务文书、专用文书和公关文书的写作,既注重公文范式的界定和剖析,更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着眼于提高大学生实用文体写作的实践技能。 本教材可作为各高职、高专院校教材或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问题聚焦

市场价:23 元
作 者:崔建霞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问题聚焦》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为基本依据,遵从教材的章节顺序,立足于教材的教学知识点和疑难问题,以问答的形式、谈话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教材的基本精神。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使用,也适合相关理论工作者参考。

实用英语口语(配MP3版光盘)

市场价:20 元
作 者:于兰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特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举,为英语口语的学习营造了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提供了生动多元的文化知识,并且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教材内容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兼顾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需求,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也为将来的求职与就业提供了很好的铺垫。本教材适合普通高等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作为公共英语教材使用。

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指南(第2版)

市场价:23 元
作 者:包奕峰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内容简介: 自高校扩招以来,全国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高校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编写此书,主要是针对即将毕业到参加工作第一年的毕业生,指导他们更加顺利的就业。全书主要包含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职业与职业生涯设计、高职毕业生就业基本知识、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面试技巧、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和走好职场第一步等六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市场价:25 元
作 者:曾玲娟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内容简介: 本教材首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内容和途径等作了介绍,讨论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常见的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并从行为心理学、人本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与理论。还通过学习心理辅导、人格心理辅导和生活与休闲辅导介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并从学科渗透和班团队工作等角度阐述了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另外,还介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和家校合作。本教材旨在加强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之具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能力,成为“学科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新型师资。
跳转到第  页